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。
莊子曰:「鯈魚出游從容,是魚之樂也。」
惠子曰︰「子非魚,安知魚之樂?」
莊子曰:「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魚之樂?」
惠子曰:「我非 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魚也,子之不知魚之樂,全矣!」
莊子曰:「請循其本。子曰『汝安知魚樂』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。
我知之濠上也。」
莊子的觀點是,人既可自知,又能感知其他事物。
的確,人在不斷的修正自己、修養自己的情況下,
是能達到道家所謂「返本歸真」的境界的。
反觀惠施的觀點,則是以為人只能自知,而不能他知。
真正原因是人們在漸漸迷失本性的當下,
一切純真的本能也隨之一點一滴的在流失造成的。
(點圖放大再下載參考~)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